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8-01
7月30日,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武晓英来到榆次区政府,开展了一场题为《生态循环农业——农业发展的未来之路》的讲座。
讲座中,武晓英围绕农业发展概况、生态循环农业、农业碳汇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她回顾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数字化农业、智慧农业的农业革命历程,阐释了农业机械革命、杂交育种革命等关键节点,也剖析了农业化学革命、绿色革命带来的影响。
在现状分析环节,武晓英指出,随着人口增加,扩大耕地面积受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必然,但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引发诸多问题。于是,生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1970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生态农业”概念,其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精华,是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晋中市农业基本情况在讲座中也得以呈现,其地势东高西低,形成“两区三带”产业格局与蔬畜果杂产业布局。武晓英还介绍了猪—沼—果循环农业、稻田养鸭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阐述其重要意义。
对于农业碳汇,武晓英提出“规模—结构—技术”三维理论分析框架。在农业发展之路方面,她建议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与攻关,提升技术水平与装备能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形成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此次讲座为榆次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方向。一位参会人员感慨道:“武教授的讲解,带领我们走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图景。每一个鲜活的案例、每一组详实的数据,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破解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关键钥匙,更是关乎粮食安全、乡村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接下来,我们会将今天的所听、所感、所悟切实贯彻到今后的工作当中,全力推动我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记者 武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