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战地黄花》再现新闻战士英雄史诗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10

《战地黄花》演出剧照 记者 曹伟 摄 

80年前,为了解救躲在山洞中的战友和太行山的父老乡亲,黄君珏毅然决然地舍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在太行山庄子岭。80年后,以她的英勇事迹为内容编写的晋剧《战地黄花》,让无数人潸然泪下。演员们以精湛的表演,将抗战时期新闻战士的铮铮铁骨展现得淋漓尽致,引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晋剧《战地黄花》由晋中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精心打造,晋中市演艺有限公司和榆次区文化艺术中心共同创排,导演贾宝宝执导,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郑芳芳担纲主演。该剧以抗战时期华北新华日报社新闻战士黄君珏为原型,再现黄君珏从求学投身革命到壮烈牺牲的经历。该剧在艺术特色上独具匠心,充满历史感的舞台,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剧中呈现的家国情怀交相辉映,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强烈氛围。

抗战时期,左权县这片英雄的土地成为了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阵地。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在此成立了北方办事处,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日报》(华北版)、《战斗》报、《先锋报》《胜利报》等多个新闻单位纷纷驻扎。大批新闻工作者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之心,投身到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他们以笔为枪、以纸为盾,出版的报纸、刊物达十余种,数十万份出版物如及时雨般源源不断地送到抗日根据地军民手中。这些承载着真理与希望的文字,在宣传和组织群众、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国内反动派、建设太行革命根据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广大新闻工作者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42年5月,在反“扫荡”战斗中,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社长何云、黄君珏等40多名新闻战士壮烈牺牲,长眠于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书写了党的新闻事业史上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晋剧《战地黄花》以抗战时期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闻战士黄君珏为主角,生动讲述了她在1942年5月反“扫荡”中的英勇事迹。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展现了新闻战士在抗战时期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演职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过硬的功底,将晋剧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家仿佛置身于生死攸关的战场,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着恐惧、挣扎与抉择。

自2020年首次展演以来,晋剧《战地黄花》的演出足迹不断延伸,从太行山下的舞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将抗战时期新闻战士的伟大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它让我们看到了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新闻战士以笔为刃,揭露敌人暴行,唤起民众觉醒,凝聚抗日力量。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记者 张颖 通讯员 张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