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要闻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

铁腕整治出实效 惠民成果润万家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0-31

“蝇贪蚁腐”,其害如“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晋中步履不停、持续发力,以显著成效回应群众期盼。10月28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市监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4月至2025年10月,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6370件,处分5104人,挽回经济损失4.23亿元,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3万个,督促完善教育养老、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农业农村等领域配套制度2500余项,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

报告从强力整治“校园餐”管理问题、深化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严肃惩处社保领域突出问题、全面整治交通运输领域乱象、源头防治潜在安全风险隐患、坚决纠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系统治理政务服务沉疴痼疾、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个方面,展示了市监委整治工作取得的扎实成效。

——聚焦招标采购、食材配送、经费管理,处置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378件。

推动建成全省首家市级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服务平台,全市672户学校食堂和3家校外供餐单位全部纳入在线监管,惠及师生52万人。查处利用征订教辅、购买校服谋利等问题284个,处理处分295人,让校园洋溢清风正气。

——紧盯农村集体资金挪用、资产流失、资源侵占管理问题,立案2436件,处分2230人。推动新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3650人,督促发放上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97亿元,受益农户99.4万;整改问题合同4216份,开通财务公开App试点,推动农村产权要素全部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持续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清缴追回资金1748.78万元。全市1942个行政村宜居宜业、和谐有序,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

——着眼“智慧监督”,采集卫健、医保等数据进行建模,锁定16家医保资金量级500万元至1000万元未评级民营医院、8家1000万元以上未评级民营医院、83家药店进行检查,立案87件,处分86人,追回医保基金3442.85万元。推动医保药品追溯码全覆盖上传,持续推进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惠及群众5.46万人(次),为患者节省费用1443.13万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得到有效破解。

——紧盯在困难群众救助中搞雁过拔毛、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查处典型案件24件、处分251人。推动新注册残疾人、医保监测预警对象、困难退役军人1791人救助政策落实,新纳入低保5613人。累计为11561人拨付失业保险待遇16714.55万元,追回多领冒领失业待遇112.15万元。整治殡葬领域乱象,清缴追回资金2202.58万元,推动建章立制156项,为1621人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204.97万元,有力呵护老弱病残,维护公平正义。

——针对灵石县交通执法“吃拿卡要”舆情,严查快处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处分105人,挽回经济损失785.5万元。针对“黄牛”“黑中介”顽瘴痼疾,督促公安机关整改问题87个。针对出租车乱象,督促交通系统加强对出租车驾驶员不文明行为的查处和管理,查处“黑出租”25辆、不合规网约车157辆,让公众出行更加放心、安心、舒心。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深入整治矿产资源私挖滥采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督促排查非法采矿点5166处次,立案197件。推动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假劣肉制品犯罪,破获刑事案件17起,捣毁制假加工窝点11处。督促城市管理部门排查燃气管网9023.56公里,消除风险隐患834个,更新改造老化燃气管道81.84公里,推动社会形成“我为安全、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持续开展不动产登记“清零行动”,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房屋“登记难”45.42万套。推动建立物业企业红黑榜制度,督促44家物业企业退还业主装修保证金10027.57万元,责令75家物业企业退还多收取的水电、物业服务、电梯运行、卫生等费用747.17万元,惠及业主6.77万户。协调拨付19410万元,3个棚改逾期项目461户全部得到回迁安置。推动相关部门清欠环卫工人工资90.16万元,清欠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工资3394.548万元,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决。

——对常态化扫黑除恶以来收到的280条线索再起底,打掉涉“六霸”组织、团伙22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3人。持续推动防范和整治“村霸”等农村黑恶势力干扰侵蚀、家族宗族势力影响严重、宗教势力渗透蔓延等问题,有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深入整治“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推动市政务中心有效受理企业诉求361件。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开展建设项目用地提速增效行动,有效保障7个省级“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41个省市重点工程项目、12个新能源项目及全市58个项目,共计2.04万亩用地需求。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全市煤矿企业接受主管部门执法检查281次,同比下降84%。会同人社部门排查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问题133件,涉及人数2462人、4429.35万元。推动累计化解“两不一欠”账款47.24亿元,助力全市从“营商”到“赢商”转变。

——协助市委制定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任务清单》,因地制宜明确6方面整治重点20项具体内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02个,批评教育和处理735人。推动人社部门建成2199个社保网点,帮助退休人员现场资格认证,首次通过率提升至100%。督促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对全市2022年以来新设立的市场主体进行大排查、大起底,排查出虚增经营主体8441户,全部注销清理。

报告指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惦念于心、反复强调的大事要事。市监委认真贯彻国家监委、省监委部署和市委要求,更加突出为人民而战,聚焦县级“主战场”,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驰而不息反腐惩恶,蹄疾步稳完善治理,以整治新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记者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