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31
10月29日,市城区团结大厦三层会议室内座无虚席,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游洋带来一场题为《民俗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精彩讲座,近70名参与者沉浸其中,感受着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游洋是全国工艺美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三晋技术能手,其作品获得过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银铜奖,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他介绍,剪纸以艺术内涵归属为民间美术,以文化属性归属为民俗文化,以技法技艺归属为镂空镂刻。
“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的活态传承。”游洋表示,民俗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常被用于装饰门窗、墙壁、顶棚等。如春节时张贴的窗花,题材有人物风景、花鸟虫鱼等,既美化了居家环境,又增添了节日氛围。此外,在服饰点缀、节日庆典、礼品装饰和文创产品上也有广泛应用。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游洋现场演示“喜”字剪纸的制作方法。只见他手持剪刀,在红纸上灵活游走,时而转动纸张,时而变换角度,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喜”字便诞生了,引得现场赞叹连连。
在游洋的指导下,参与者纷纷拿起工具尝试创作。当大家小心翼翼地展开自己的作品时,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大家纷纷表示:“跟着游洋老师学剪纸,不仅提升了动手和审美能力,更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记者 李娟